最近業務同仁找我聊到想要去攻家居裝潢的市場,再加上自己很愛看「全能住宅改造王-小坪數大空間舊屋改造」,又剛好以前的同事分別去了「IKEA」跟「特力屋」,因此想說從DIY市場切入,研究這個令人感興趣的家居裝潢商機議題。
家居裝潢商機哪裡來?
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0/7統計資料來推算:目前國內家戶數約為766萬戶,每戶每年平均消費支出約90萬元,居家生活相關支出約3.4%,扣除其中約1/3的家電採購,家居裝潢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。
1500億的市場大餅?誰吃的到?
核心的DIY市場約佔25%,中間一圈是業界所謂的BIY(buy-it-yourself),自己採買產品,請人來做,最外圍的包商市場(由水電行、裝潢設計公司、系統家具業者負責採買、施工,從頭包到尾)佔50%。近兩年連房仲業者(如:永慶房屋)也變成市場的新進競爭者,帶著與設計師結盟的資源,來搶食這個大餅。
DIY產品銷售市場不易受景氣的影響,如果國內居家裝潢市場以1,500億元計算,核心的DIY市場約佔400億元(25%),400億又有哪些廠商去分食?我們來看看台灣DIY連鎖近五年的店數統計表:
資料來源:流通快訊雜誌社
那麼業者要如何說服消費者?
DIY業者的溝通重點會放在轉換消費者的想法,利用平價訴求及多樣化的產品選擇,提高消費意願。從廣告訊息來看,著重在只要改變部分家中的環境,就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讓消費者感受到裝潢修繕是一件輕鬆有趣的事。
舉例來說:IKEA在2008年做的魔術篇TVCF-透過爸爸的魔術秀,跟家人的互動,創造出幽默歡樂的氣氛,讓消費者感受到居家佈置裝潢可以很輕鬆,也可以很有趣。
(原文出處:用愛X熱血燃燒夢想的男人)